本文要点:光热疗法(PTT)是一种利用光热转换剂(PCAs)将光能转化为热,来消融癌细胞的热疗策略。在治疗癌症过程中,高温热消融会引起全身免疫反应,而在低温范围(<45°C)消融肿瘤可能是一种可以避免正常细胞损伤的方法。但是,由于热休克蛋白(HSPs)的上调,在低温度下的消融效果是不够的。本文构建了一种AIE纳米载药系统,当与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H2O2接触时,就会迅速释放CO,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而且可以抑制热休克蛋白的过表达,提高肿瘤低温光热治疗的效果。
发布时间: 2022-08-17 10:19
文章要点:近日,一种新型电子受体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报道,即6,7-二噻吩基-[1,2,5]噻二唑[3,4-g]喹喔啉 (TQT), 并基于该电子受体合成新的水溶性NIR-II染料FT-TQT(图1)。利用该探针,获得高分辨NIR-II血管成像,并实现动态监测肿瘤血管阻断剂CA4P切断肿瘤血管的过程。
发布时间: 2022-08-10 10:16
在近红外-IIb窗口(1500-1700nm)发射的高量子产率量子点(QDs)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更深的穿透深度的生物成像。然而,低肿瘤积累,快速的肾脏清除和潜在的毒性阻碍了其生物医学应用。作者报道了一种响应肿瘤微环境的仿生病毒中空二氧化锰纳米壳,在腔内装载IR1061,并将量子点(PbS@CdS)锚定在表面,用于NIR-IIb荧光成像引导肿瘤手术和NIR-II光热治疗。这种基于量子点的纳米探针可以有效地粘附在肿瘤细胞上,实现肿瘤组织的高效积累。细胞外弱酸环境触发二氧化锰生物降解并释放IR1061,可显著描绘肿瘤边缘,用于肿瘤手术。此外,通过NIR-II光热效应可消除肿瘤的微转移。
发布时间: 2022-08-02 10:00
本文要点:传统的免疫探针具有从可见光到近红外(NIR-I,650-900 nm)区域的吸收能力。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窗口由于更深的穿透深度和可视化而引起了很多关注。本文报道一种基于人源纳米抗体的免疫荧光探针(ICGM-n501)设计与合成,实现了首次通过抗原增强荧光发射的NIR-II生物成像。通过将ICG类似物(ICGM,马来酰亚胺修饰)与肿瘤特异性的n501进行定点偶联,ICGM-n501以高分辨率(0.21 mm)实时监测基于抗体的生物制剂的腹部运输途径,在腹膜转移瘤的生物成像中以更低的剂量(0.21μmol·kg−1)呈现比生物发光剂D-荧光素更好的准确性。在这项工作中,ICGM-n501展示了在临床手术指导中的潜力,提供了下一代免疫测定生物制剂的模板。
发布时间: 2022-07-20 13:57
本文要点:NIR-Ⅱ荧光成像具有更少的组织散射和自发荧光,实现了更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更高的分辨率。但是大多数有机NIR-Ⅱ荧光团具有较低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差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传统上通过化学修饰来解决,但是不仅化学合成过程繁琐而且有些花菁类染料结构上没有可以修饰的单元。作者通过基因工程合成了一系列白蛋白片段和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结构域的重组蛋白,这些白蛋白变体会保护插入的染料,使它们的荧光亮度提高。通过对白蛋白变体进行基因编辑,可以实现精准“定制”药代动力学;还可以通过生物功能小分子修饰,实现体内成像。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55
本文要点: 生物组织的光散射限制了活体动物体内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成像的穿透深度。减少光散射和增加成像深度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将激发和发射波长扩展超过1000nm的第二个近红外窗口(NIR-II)。作者开发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核壳结构PbS/CdS量子点,发射于1880nm,以及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用于超过1700nm信号的检测,使单光子激发荧光成像窗口位于1700-2000nm(NIR-IIc)范围——这是迄今为止最长的单光子激发和发射。通过完整的小鼠头部的NIR-IIc共聚焦荧光成像深度达到1100μm,并能够在没有进行任何手术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中进行无创的细胞分辨成像,实现了直径小至6.6μm的高内皮小静脉、CD169+巨噬细胞和CD3+T细胞的体内分子成像。
发布时间: 2022-07-05 09:55
本文要点:新冠病毒(SARS-CoV-2)的早期发现是预防其传播的有效途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是便捷的方法,但如何发展高灵敏度的有效诊断方法仍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二区窗口荧光发射纳米颗粒的横向流动分析方法( lateral flow assay,LFA),用于新冠病毒抗原的灵敏检测。得益于NIR-II荧光的高穿透性和低自体荧光,这种NIR-ⅡLFA可以增强SBR,使得SARS-CoV-2抗原的检测限可降至0.01 ng·mL-1。在临床拭子样本测试中,NIR-II LFA优于胶体金LFA,与聚合酶链反应测试的总体一致性更高。NIR-II LFA可以成功检测低抗原浓度(0.015 ~ 0.068 ng·mL-1)的临床标本,而胶体金LFA检测失败。NIR-II LFA可为新冠肺炎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大规模筛查提供一个高灵敏度、快速、经济有效的平台。
发布时间: 2022-06-22 09:33
本文要点:一个多世纪以来,肿瘤切除手术一直依赖医生的视觉反馈和经验来识别恶性组织和健康组织之间的边界,这容易留下残留癌细胞或者会过度移除健康组织。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乳腺癌和高级胶质瘤切除术中有8%-70%的病例出现肿瘤残留,导致局部癌症复发。MRI、CT或X射线可用于改善术前成像,但不适用于术中实时导航,所以需要一种可用于术中且可在少数细胞水平切除残留肿瘤的高空间分辨率成像方式。
发布时间: 2022-06-14 09:36
本文要点:本文开发了一种在近红外区域具有较强光收集能力的“A-D-A′−D-A”结构有机光剂(Y16-Pr)。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得到的生物相容性纳米颗粒(Y16-Pr-PEG NPs)可以进行NIR-II荧光成像(FLI)和光声成像(PAI),并同时进行光热疗法(PTT)和光动力疗法(PDT)。在808 nm激光激发下,Y16-Pr-PEG NPs有82.4%的光热转换效率(PCE)。辐照后的NPs可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分别进行I型和II型PDT的。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Y16-Pr-PEG NPs在激光照射下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虽然NIR-ⅡFLI在疾病诊断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了解肿瘤环境等信息需要多种成像模式进行检测。因此NIR-II FLI和PAI的集成对生物医学应用更具优势。在本文中,作者开发了一种“A-D-A′−D-A”结构化有机光疗剂(Y16-Pr),用于NIR-II FLI-和PAI引导的光热和光动力协同治疗(Scheme 1)。
发布时间: 2022-06-08 11:14